日韩 无码 偷拍 中文字幕,aaaaa少妇高潮大片,a片成人网9kcccc,国产丰满乱子伦午夜福利

【原創(chuàng)】德國港口與中歐班列合作模式研究

時間:2022-06-22   作者:羅先立 閱讀量:8712 

編者按:2019年秋季,我們赴德國出席集裝箱多式聯運歐洲展的開幕式和相關論壇,在德期間,我們走訪了德國主要沿海港口、著名的杜伊斯堡港、內陸物流園區(qū),考察了德國多式聯運發(fā)展,與德國同行和中資在德企業(yè)進行了多場交流,結合以往積累的行業(yè)資料,形成一系列考察報告,本文重點分析德國港口與中歐班列之間的合作方式。

自2011年開行中歐班列以來,國內60多個城市成為中歐班列的始發(fā)站。在歐洲,德國成為中歐班列到達最多的國家,杜伊斯堡港、漢堡港、不萊梅港成為國內眾多中歐班列歐洲段的目的站。

一、中歐班列歐洲目的站優(yōu)選德國要因分析

根據中歐班列各地開行線路統(tǒng)計,將德國作為線路目的站的班列開行數量占班列總量55%左右。重慶、鄭州、成都、西安、長沙、合肥、義烏等多個城市開通至漢堡、杜伊斯堡、慕尼黑等德國主要物流樞紐班列,其中杜伊斯堡是中歐班列線路最廣、運量最多和貨值最大的重要節(jié)點之一,德國作為中歐班列主要目的國與中德貿易、德國在歐洲優(yōu)勢等密切相關,同時中歐班列為中德企業(yè)開展貿易提供了新的物流解決方案,更多的企業(yè)尋求通過中歐班列打開更廣的國際市場,并將不斷改變國際供應鏈布局。

德國在世界及歐洲的經濟地位顯赫,產業(yè)門類高端,經濟實力雄厚,中歐班列通過德國能夠有效輻射歐洲地區(qū)。德國地理位置優(yōu)越,處于中歐地區(qū),是連接北歐、南歐、西歐和東歐地區(qū)的“陸上十字路口”。德國也是歐洲最強的制造業(yè)國家,德國的主要工業(yè)部門有電子、航天、汽車、精密機械、裝備制造、軍工等,德國的工業(yè)產品大量出口世界,工業(yè)實力雄厚。


圖1德國在歐洲的位置及主要工業(yè)企業(yè)分布示意

德國作為歐洲發(fā)展的主導力量之一,是歐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,歐洲有很多國家都依靠德國的經濟發(fā)展而生存,歐洲央行的總部亦設在德國的法蘭克福。據歐盟統(tǒng)計局公布數據,2021年的德國GDP達到26.82萬億人民幣,位居歐洲第一位,排在美國、中國和日本之后,位列世界第四位。


圖2世界十大經濟體GDP統(tǒng)計(2021)單位:萬億人民幣

中國與德國貿易往來愈加緊密,長期處于逆差狀態(tài),貿易品類相對集中且適合中歐班列運輸。中國與德國的貿易發(fā)展總體保持穩(wěn)定在1700億美元左右,近三年貿易額逐年增長,進出口額比例為1.3:1。從2016年開始,中國一直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,成為德國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。德國在中國與歐盟各國中貿易的份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,中國與德國的貿易額占中國與歐盟貿易28%左右,一定程度上,中國與德國貿易關系影響著中國與歐盟的貿易發(fā)展形勢。

中國與德國貿易品類以高附加值產品為主,均為適合中歐班列運輸貨類,機電產品一直是中國對德國進口的第一大類產品,其次為運輸設備產品,其他主要為化工產品、光學鐘表醫(yī)療設備等,占中國對德國進口的80%以上。中國對德國出口的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、紡織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雜項制品,約占德國自中國進口總額的65%,其余為賤金屬及制品、化工產品、光學鐘表醫(yī)療設備等。

德國具有強大的鐵路網和港口、機場等交通運輸基礎設施,中歐班列抵達德國后可快速分撥歐洲地區(qū)。全球鐵路總長度大約是120萬公里,其中德國鐵路總里程4.3萬公里左右,排名全球第六,鐵路網密度排名第一,超過1200公里/萬平方公里,而我國鐵路網密度只有136公里/萬平方公里。德國聯邦政府擬于未來10年投資約500億歐元升級國家鐵路網,提升鐵路運營效率。漢堡港、杜伊斯堡港、不萊梅港是德國主要港口,其中漢堡港是德國第一大港,歐洲第二大集裝箱港,也是中歐班列主要目的地,通過港口的鐵路網絡以多式聯運方式便捷聯通歐洲地區(qū)。


圖3德國鐵路網密度情況(2018)   單位:公里/萬平方公里

數據來源:資料整理

德國法蘭克福機場是是歐洲第三大機場,3個小時內可抵達歐洲主要城市。德國境內有30多家貨運村(Freight Village),構成了一個緊密連接的貨運村網絡,其中最大的不萊梅貨運村集聚了190多家物流企業(yè),50多家生產型企業(yè)在周邊進駐,不萊梅港70%的貨物要通過不萊梅貨運村集散。

二、中歐班列與德國港口之間的聯系

本節(jié)主要分析漢堡港、杜伊斯堡港、不萊梅哈芬港發(fā)展情況,參與中歐班列運輸的情況,港口在場站建設、班列運輸、集裝箱堆場管理等方面的特點和做法。

1.   杜伊斯堡港參與中歐班列情況

(1)杜伊斯堡港發(fā)展情況。

杜伊斯堡港是世界最大的內河港口,占地面積1550公頃,具備8個集裝箱碼頭,4個鐵路調車場,5個煤炭碼頭,2個滾裝碼頭。杜伊斯堡港年集裝箱處理能力達到500萬TEU,2020年集裝箱吞吐量420萬TEU,其中30%通過鐵路集疏,隨著新的場站設施的建設完善,港口的集裝箱處理能力將達到800萬TEU。

水運和鐵路門戶,近洋航運聯通歐洲主要港口,港口有20多家國內和國際運營商運營的線路能夠連接歐洲和亞洲的100個城市,杜伊斯堡港依托港區(qū)鐵路場站和德國完善的鐵路網絡,通過鐵路能夠聯通歐洲80余個城市,不同的鐵路運輸線路具有不同的運營商。


圖4杜伊斯堡港運輸網絡示意

(2)杜伊斯堡港參與中歐班列運營分析。

杜伊斯堡港是中歐班列在歐洲的樞紐。中歐班列自2011年運行以來,首先就開始與杜伊斯堡進行對接,目前杜伊斯堡港是中歐班列到發(fā)量最多的目的地,杜伊斯堡作為中歐班列在歐洲等的鐵路樞紐之一,中歐班列鐵路線路已經聯通國內的重慶、西安、義烏、武漢、蘇州、長沙、合肥等城市,據調研,中歐班列已占杜伊斯堡港總業(yè)務量的20%左右。杜伊斯堡港積極拓展與中國的業(yè)務,包括拓展與中國鐵路的信息系統(tǒng)合作以及危險品鐵路運輸的合作,拓展杜伊斯堡及周邊地區(qū)化工品等通過中歐班列進入中國市場。


圖5 “一帶一路”中歐班列運輸線路

DIT場站在中歐班列發(fā)揮著極其重要作用。DIT場站是中歐班列的主要操作場站,也是杜伊斯堡港9個鐵路場站中最大的一個,由Contargo公司運營。DIT場站有6條700米長的鐵路線路負責中歐班列到發(fā)作業(yè),具有4個龍門吊和8個正面吊,擁有1.5萬TEU的空箱堆存能力。DIT場站集裝箱處理量為40萬TEU,每周約有90列火車到達,其中30%以上來自中國,是中歐班列重慶、西安主要的歐洲集散地。由于中歐班列帶來的業(yè)務量增加,DIT場站也準備擴建和招聘更多作業(yè)人員,滿足發(fā)展需要。


圖6中歐班列德國杜伊斯堡港作業(yè)場站

完善的箱管系統(tǒng)保障中歐班列的集裝箱高效調度。DIT圍繞箱管系統(tǒng)做好中歐班列服務和支撐,所有集裝箱在進入場站之前需要進行查驗,空箱主要查驗集裝箱的外觀,重箱主要查看外觀和箱內的貨物。集裝箱空箱在提箱時會進行二次查驗,如果查驗不合格,將通知客戶由客戶決定在此修理或者進行其他處理。DIT場站內堆存的集裝箱80%-90%為空箱,主要是中歐班列的東西向貨流不平衡所致,空箱放回一是中歐班列運營主體尋找回程貨源,重箱返回,二是通過駁船運輸到鹿特丹等沿海港口后海運返回國內。堆場的堆箱原則是按尺寸堆存和箱號堆存,根據堆存系統(tǒng)保證要提取的箱子在最上面,減少調箱作業(yè)。


圖7杜伊斯堡DIT場站集裝箱堆場

2、漢堡港參與中歐班列情況

(1)漢堡港發(fā)展情況。

漢堡港共4個集裝箱碼頭,分別為CTA、CTT、CTB和CTH,其中CTA、CTT、CTB碼頭由歐洲最大的港口碼頭運營商HHLA集團運營,設計能力分別為300萬TEU,180萬TEU,350萬TEU,CTH碼頭由EUROGATE運營。港口運營公司計劃加深、拓展部分水道,以提升2萬TEU的大船滿載通過能力。


圖8漢堡港集裝箱碼頭分布(HALL所屬)

2020年,漢堡港整體集裝箱處理量為853萬TEU,其中鐵路集裝箱港口集疏運中占比高,月占比12%。為發(fā)展多式聯運業(yè)務,HHLA集團在波蘭等13個地區(qū)建設有自己的內陸港。漢堡港鐵路、公路、水運集疏比例約為3:4:3,鐵路能力及聯通網絡發(fā)達,每周約有1250列火車通過漢堡港鐵路運往各地,漢堡港港區(qū)鐵路由漢堡市港口管理局所有,計劃進一步拓展鐵路場站的作業(yè)能力。


圖9漢堡港港區(qū)鐵路(紅色為港區(qū)鐵路專用線)


圖10漢堡港CTT碼頭鐵路場站示意

(2)參與“一帶一路”及中歐班列情況。

漢堡是德國中歐班列??枯^多的樞紐之一,每周約有20列中歐班列???,中歐班列在漢堡的鐵路場站主要是漢堡比爾維爾德(DUSS Hamburg-Billwerder)貨運站。漢堡港有15條航線與中國各港口相連接,港口裝卸的每三只集裝箱就有一只來自中國,便捷的海上和海鐵海陸聯運使?jié)h堡成為與中國貿易最具吸引力的中轉節(jié)點。漢堡港下屬的鐵路貨運子公司Metrans運營的往返中歐之間的班列每月可達30-40列。中遠海運空客物流服務項目主要在CTT碼頭進行裝載,提供飛機組件從漢堡工廠到天津工廠的門到門運輸,每周運輸1.5架,約占80個TEU的艙位,2019年全年運輸66架,2020年計劃運輸73架。


圖11漢堡比爾維爾德場站

3、不萊梅哈芬港參與中歐班列運營情況

(1)不萊梅哈芬港發(fā)展情況

不萊梅哈芬港占地面積近300萬平方米,擁有歐洲最長的4680米可操作碼頭區(qū)域,15個泊位,擁有23個集裝箱岸邊起重機,具有242臺集裝箱跨運車,可??渴澜缱畲蠹b箱船。不萊梅港具有三個碼頭,分別是EUROGATE的獨資碼頭、與馬士基合資碼頭、與MSC合資碼頭,是歐洲地區(qū)最長的延續(xù)型碼頭,2020年的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77萬TEU,其中50%通過鐵路運輸到各地。


圖12不萊梅港口碼頭分布

不萊梅哈芬港三個碼頭均有鐵路進港運輸,港區(qū)內共有3條鐵路線路,均為貫穿式鐵路,碼頭到鐵路場站僅400-500米。鐵路場站占地面積73790平方米,6條長度為760米專用線,4臺龍門吊,場站能力40萬TEU,不萊梅鐵路場站由歐洲最大的場站運營商EUROGATE運營。EUROGATE在歐洲6個國家、11個地區(qū)運營13個場站,包括德國、意大利、葡萄牙、俄羅斯等國家的地區(qū)。


圖13不萊梅哈芬港鐵路場站

(2)不萊梅哈芬港參與中歐班列情況

不萊梅哈芬港參與中歐班列目前體現在進口汽車的班列運輸,主要得益于港口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車滾裝碼頭,商品車運輸達到220-230萬臺/年。2019年4月起,不萊梅哈芬港開通定期到成都、重慶的進口車專列,到成都的保時捷班列每周兩班準時運行,到成都、重慶的奧迪專列每周六班準時運行,隨著班列開通,選擇中歐班列運輸的保時捷中國銷售公司的數量不斷增加。目前班列的全程運輸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承運商,全部用木質托盤裝入鐵路集裝箱,每列最大運量為44個集裝箱、88臺商品車,運輸時間大約需要20天,比海上運輸節(jié)省近50%時間。


圖14不萊梅哈芬港等待裝運商品車

三、中歐班列境外場站建設借鑒與合作建議

1、境外場站建設借鑒

中歐班列為德國港口及場站提供了新的業(yè)務增長點的同時,也進一步強化杜伊斯堡港、漢堡港等在歐洲的國際物流樞紐地位,德國港口積極推動中歐班列開行,在港口場站、集裝箱管理、班列操作、業(yè)務合作等方面為班列開行提供便利化條件,同時德國港口在鐵路集疏運能力建設、集裝箱場站管理、線路運營等方面值得借鑒。

(1)港口鐵路場站便捷高效集疏能力。德國港口具有發(fā)達的鐵路網絡連接和輻射能力,成為歐洲的貨物中轉集結中心,建成了港口集公路、駁船、鐵路合理分工的快速分撥體系,鐵路在港口集疏運比例不斷升高。雖然我國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及處理效率已處于世界港口前列,但港口鐵路集疏能力及效率方面遠落后于德國港口,目前德國港口鐵路集疏比例在30%以上,遠高于我國鐵路集疏運比例3%的水平。

(2)集裝箱場站專業(yè)化運營管理能力。德國港口的鐵路場站引入專業(yè)化集裝箱場站運營管理商,保障集裝箱高效和低成本調撥,進出場站的集裝箱會被全面檢查并留存記錄,通過系統(tǒng)調控空箱堆放和降低集裝箱管理及調撥成本。場站對接班列到達和發(fā)運,班列數據與集卡公司共享,提升了班列服務水平和場站作業(yè)能力,使得港口鐵路場站每周處理超過1000列。

(3)鐵路線路運營充分的市場競爭能力。德國的班列線路運營存在多家運營主體,多家運營主體運營不同的線路,甚至一條線路上由多個運營商運營。各班列公司根據自身特點開辟優(yōu)勢線路,由于充分的市場競爭要求其持續(xù)優(yōu)化價格和服務。中歐班列運營平臺并不是實際的承運人,貨源多依靠貨代,缺乏對鐵路運輸本身議價能力和貨運組織能力,市場化競爭能力有限。

2、境外場站合作發(fā)展建議

(1)中歐班列運營平臺充分利用境外場站運營商網絡資源。

通過考察,德國的主要中歐班列到達場站多是提供班列的到達和發(fā)運操作服務,目前與港口等境外站點合作不深入,中歐班列運營平臺與德國主要目的地場站運營商在場站投資、班列運營、貨源開發(fā)及組織等方面合作不足,境外聯通能力和緊密合作程度仍需加強。中歐班列真正實現高質量發(fā)展必然離不開境外網絡的開發(fā)和深度合作,尤其是加深與重要的中轉場站間的合作。

中歐班列目前點對點運輸難以形成網絡化,中歐班列運營平臺依托德國EUROGATE、HALL集團、DB等集團在歐洲港口、場站布局的網絡優(yōu)勢及多式聯運服務能力,加強與其拓展場站資源合作,提升中歐班列在境外網絡支撐能力和班列運營質量。如EUROGATE航運網絡由6個國家11個地區(qū)的13個集裝箱碼頭組成,可提供多式聯運、貨物運輸物流等碼頭配套服務。HHLA在波蘭等13個地區(qū)布局有內陸港,由HHLA集團下屬的鐵路運營公司投資和運營,促使HHLA集團的多式聯運業(yè)務快速增長。

(2)中歐班列運營平臺探索共投共享境外物流設施。

開行中歐班列的城市正在紛紛搶占“一帶一路”戰(zhàn)略要沖,貨源競爭現象一直在伴隨著中歐班列發(fā)展,雖然國內各班列運營平臺多擁有自有的操作場站,卻面臨著境外物流設施建設共同難題。境外班列操作場站由境外運營商控制,并且服務、時效方面高度依賴境外場站運營商?!吨袣W班列建設發(fā)展規(guī)劃(2016-2020年)》明確提出加快境外經營網點建設,按照中歐鐵路通道、節(jié)點、境外產業(yè)、貿易等布局,分批建設境外分撥集散中心,形成中歐班列境外快捷集疏運能力。

境外鐵路場站的投資逐漸進入中歐班列運營平臺發(fā)展規(guī)劃,一些有遠見的班列平臺公司設立境外聯絡處拓展業(yè)務資源,但在當前多依靠補貼才能保障班列運行的背景下,中歐班列平臺公司境外場站投資能力有限,難以發(fā)揮中歐班列規(guī)模經濟的優(yōu)勢和對外談判能力,建議國內中歐班列運營平臺在國家相關部門指導下,探討在境外漢堡、杜伊斯堡等重要中轉場站周邊共同投資物流設施,共建中歐班列歐洲的集散中心,提高境外物流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。

本文作者:中國集裝箱行業(yè)協會多式聯運研究發(fā)展中心項目主任羅先立

本文為原創(chuàng)觀點文章,歡迎轉發(fā),請注明作者及出處。